“国之瑰宝”宋庆龄:国共合作的卫士

1706066289581 来源: 《中国新闻》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是孙中山的夫人,是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被誉为“国之瑰宝”、20世纪的伟大女性。1963年4月,宋庆龄同志乔迁至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1981年10月,国家将此处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故居”。

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出生于上海,1907年赴美求学,1908年考入威斯里安女子学院,1913年毕业。1915年,她与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在日本结婚,走上协助孙中山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

宋庆龄不仅是孙中山先生忠诚的革命伴侣,更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她不但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主张,还具有坚定的革命意志,为我国的统一战线事业、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草拟了《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10月1日,《八一宣言》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名义在法国巴黎出版的《救国报》上发表。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举行政治局会议,在这一重要历史关头,身处上海的宋庆龄联络何香凝、柳亚子、于右任、孙科等10多人率先签名响应《八一宣言》,赞同瓦窑堡会议决定,并极力推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早日建立。

蒋介石方面对共产党的政策开始有所松动,他开始悄悄地伸出一些“触角”,采取试探性措施为建立同共产党的联系而活动。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渠道就是通过宋子文请宋庆龄设法同中共中央直接取得联系。

1935年底,宋子文受蒋介石之托找了宋庆龄,请她设法向中共中央传递国民党要求与中共谈判、重建国共合作关系的信息。宋庆龄认为现在是国难当头,蒋介石走出这一步符合历史潮流,与共产党《八一宣言》和瓦窑堡会议精神一致,于是欣然同意,并和宋子文商议,决定请以牧师身份从事中共秘密工作并和宋子文是圣约翰大学校友的董健吾前往陕北。

1936年1月初,宋庆龄在寓所秘密约见董健吾,委托他送一封密信到陕北瓦窑堡面交毛泽东和周恩来。关于信的内容,宋庆龄只字未提,她只是一再提醒董,这是一封非常重要的信件。并对董说,此行将“益国匪浅”,一定要千方百计办好。董健吾当即表示:“决不辜负夫人委托的重任,天大的困难也要克服,坚决完成任务复命。”第二天,宋庆龄将密信和一包礼物(慰问红军的云南白药)交给董健吾,并给了一百元法币路费。同时,宋庆龄还为董办了一张由财政部任命其为“西北经济特派专员”的委任状,以保证他一路畅通无阻。

董健吾把密信缝进棉背心里奔赴西安,经大学同学、时任西北禁烟(鸦片)督察处处长的钟可托引见,找张学良帮忙,乘张学良的座机抵达肤施(延安)。董健吾在红军骑兵护送下顺利到达中央驻地瓦窑堡,受到林伯渠、秦邦宪、张云逸的接待。密信经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转交正在山西前线指挥作战的毛泽东、周恩来。董在瓦窑堡等了10天,从博古手中得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复信。林伯渠以三枚江西苏区铸造的银币和陕北苏区发行的一套布币赠送宋庆龄。董健吾回到上海后,立即向宋庆龄复命。宋庆龄为董健吾成功完成使命感到非常高兴,并向他表示感谢。

宋庆龄是最早将国民党愿意谈判的信息通过董健吾传递给中共中央的,从而使国共两党建立了直接的沟通渠道,这就为国共双方进一步酝酿第二次合作、进行幕后谈判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她的这种破冰之举完全是基于对国家前途、民族安危的考虑,对共产党的信任而做出的,这样,国共两党中断了近10年的联系,终于在宋庆龄的推动下恢复了。

西安事变发生后,宋庆龄以团结抗日的大局为重,主张在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实行抗日的条件下释放蒋。这与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不谋而合。最终国共双方达成共识,一致对外,联合抗日。至此,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

在抗日期间,宋庆龄多次到前线慰问战士与伤员,鼓舞了士兵的作战士气,被称为“敢死救国之女杰”,深受国内外爱国人士的赞扬。

(作者:宋菊芳,系北京社会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