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研•新华社】民建中央: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

1683170228811 来源: 新华社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如何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调研组在深圳考察比亚迪公司

近期,受中共中央委托,民建中央调研组围绕这一课题,在广东和安徽等地开展了2023年度重点考察调研。此次考察调研由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常务副主席秦博勇带队。

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引领带动作用。民建中央通过调研了解地方在优化产业政策、着力强化产业链薄弱环节、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以及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完善提供有价值、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建议。

如何优化布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走进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调研组一行在数字化智能制造演示平台看到,一条汽车车门侧围内板虚拟生产线正在进行调试。企业安装生产线前,通过虚拟生产线调试发现问题并将其解决,能够大幅减少时间和试错成本。这家中小企业正成为多家制造业企业智能制造生产线供应商。

在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调研

“目前客户中中小企业的占比有多少?”“在资金方面有没有困难?”……调研组一行详细了解情况。

在与广东省相关部门座谈会上,调研组了解到,广东近年来立足自身特色,大力推动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建立“链长+链主”等配套机制,新能源、智能机器人等产业集群发展强劲。

调研组认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上,集群式发展有助于围绕最终产品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提高综合效益。同时,调研组建议,在集群中,“链主”企业的技术革新、管理标准等要惠及链条上的中小微企业,以大带小、以小促大,共同发展。

如何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坚实支撑?

走进位于安徽合肥的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调研组看到不断迭代、功能日益完善的翻译机、智能录音笔、智能办公本等产品,这家基于智能语音优势的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已经将业务拓展到教育、医疗等领域。

在这次调研的企业里,不少企业将获得的一份份专利证书挂在显眼位置;与安徽代表企业的座谈交流中,“创新”也是大家热议的关键词。

“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还是不够”“在一些‘卡脖子’技术上亟须取得突破”“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向高端迈进”……

与会企业直言问题、畅所欲言,调研组成员一边仔细记录、一边思考总结,并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各抒己见,畅谈想法。

调研组认为,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在于创新。要打通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金融支持、人才支撑各环节,在亟须技术突破的领域要列出“清单”,有目标地让龙头企业、中小企业来“揭榜”。同时,让更多资源要素向这些领域集聚,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活力。

如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更好资金支持?

“目前股权融资是什么状态?”“企业能否以数据资产作为凭证,获得质押贷款?”“天使投资情况如何?”

资金是科技创新和产业衔接之间的薄弱环节。对此,调研组在与两省相关部门座谈时频频发问。

调研组了解到,目前企业大多数融资主要靠银行间接融资,只有小部分直接融资,这样的融资结构不利于企业开展科技创新。

调研组建议,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大产业引导基金发展,帮助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地。同时,针对中小微科技企业缺少可抵押物等特点,可创新金融服务,让企业能够以知识产权和数据资产等作为质押凭证,灵活、便捷地获得贷款支持。

调研期间,调研组还系统了解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相关情况。不少企业介绍了近年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经验和未来发展打算,也坦言面临关键原材料价格浮动大、消费需求提前透支、充换电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等挑战。对这些问题,调研组成员一一记录,并准备在撰写调研报告时进一步归纳总结。

据了解,民建中央调研组将充分梳理吸收此次调研成果,通过调研报告和专项建议等形式做好建言资政工作。

(原标题: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民建中央2023年度重点考察调研观察)